中国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(24 Solar Terms),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在黄道(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)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历法补充,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。它反映了季节、气候、物候的变化规律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,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白露·秋韵凝珠
🍁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
“凉风至,白露降,寒蝉鸣。”当晨曦中的草叶缀满珍珠,鸿雁南飞的身影划破长空,白露以“秋深露重”的笔触,在天地间写下一阙清凉的诗行。此时节,寒生露凝,万物在收敛与丰盈中完成秋的蜕变。
🌾 田间拾秋忙
白露是秋收的前奏。华北玉米归仓,籽粒饱满如金豆;江南晚稻抽穗,需“白露一滴贵如油”的甘霖;东北大豆鼓粒,棉田“摘顶心、去赘芽”促秋桃。果园中,葡萄摘袋上色,苹果卸袋铺反光膜,柿子去老叶增光,每一道工序都在为秋实添上最后一抹亮色。
🌿 白露三候
一候鸿雁来
北国渐寒,鸿雁列队南翔,翅尖掠过水面,荡起一圈圈思念的涟漪。古人以“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”寄寓乡愁,实则是生命对温度的敏锐感知。
二候玄鸟归
玄鸟(燕子)感知秋意,成群结队飞回温暖的南方。屋檐下的旧巢空留,却留下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的诗意遐想。
三候群鸟养羞
百鸟开始贮藏干果、草籽,以备寒冬。松鼠藏松塔,麻雀囤草籽,自然在静默中完成生命的周全。
💡 润肺正当时
▸食补养身
北方“白露吃龙眼”,福州人煮龙眼粥补气血;南方蒸螃蟹配姜醋,苏州人做糖芋艿;梨、银耳、百合熬成羹,润燥清心。山西人晒红枣,宁夏人酿枸杞酒,将秋梨封入罐中。
▸起居有常
“白露身不露”,早晚添薄外套;鞋袜选棉质,防“寒从足起”;午间闭窗防秋风,睡前热水泡脚;晨起饮一杯淡盐水,润肠通便。
▸农事防寒
北方盖地膜防晚霜,南方清沟排水防涝;果园套袋防鸟啄,棉田喷叶面肥增铃重;大棚蔬菜控温保湿,每一滴汗水都在为丰收护航。
✨ 愿你
在最澄明的时节里,执一杯清茶,看露珠在叶尖舞蹈,听雁阵在云端低语;
学古人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闲适,以从容之心迎接秋的深邃;
如桂花般“暗淡轻黄体性柔”,亦如秋菊般“蕊寒香冷蝶难来”,在沉淀中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!
(初审:陈登科 复审:李秀莉 终审:高伟)